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0287章 冯云山牺牲

可以说,天军在夺取全州城以后,谁也没有想到会迅速遭到如此的挫败,穷于应付。

水路前军激战两昼夜,牺牲2000多人,终于脱离了战斗,时间已是5月23日晨。

江忠源兄弟部湘勇、秦定三部清军,因为忙于打捞河中浮财、打扫战场、抓女俘、割耳朵,已经不跟踪追击了。

清军有个陋习,战场缴获归自己,不能自己玩命,让别人来打扫战场,不惜放弃大好的战斗形势,回头抢东西去了!

所以,后世有个响当当的战斗纪律——

一切缴获要归公!

免得一个个铁血战士,眨眼变成了贪财好色之徒,比守财奴还难看万倍!

冯云山部本来是前锋,结果成了落在最后面的后卫,中后军和旱路人马反而从后面登岸到东面的道县去了。

天军出永安,被剪除尾巴,过境全州,冯云山挨炮半死,在黄沙河又被掐掉了前头,损失也重大。

世人却只看到了,天军屠城。

脱离战斗后,前军基本只剩下了战斗骨干,原来的一半左右。

冯云山部边走边摸,到了黄沙河东岸北三里的雷家庄才歇了一会。

因为冯云山已经不行了,年仅38岁。

冯云山的一生,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大家庭出身,个人郁郁不得志,走上了传教造反之路,家属多陷囹圄或逃亡殆尽。

临终前,身边尽是紫金山旧部,没有一个家人送终,他这一路走得干净彻底,但中炮之后死得极其痛苦漫长。

假如是士兵的话,也许中炮之日早就断气了!

但是,他是南王、教主、冯先生,得全力抢救,包扎膀子止血之后,还得掏出满口咬碎的牙齿,以免堵住气管。

因此,无法进食,只能沾水,无法维持生机。

从5月19日中午在清湘寺门前中炮,到5月23日凌晨,痛苦折磨挣扎了整整五日之久,终于无力回天。

因为刚败离战场,不能久留,冯云山被就地征集了一口棺木盛放,下葬在村后一隐秘山阿。

接着,前军又向东奔去了!

三天后,冯云山墓被寻踪到来的江忠源部湘勇找到,遗体被挖出,辨认验尸,编写战报。

成了,冯云山在蓑衣渡中炮战死的铁证和事实依据,江忠源两兄弟因此声名大噪。

什么叫强词夺理?这就是了!

人云亦云,拾人牙慧,是学人的最大耻辱。

冯云山的牺牲,是太平天国领导层遭遇到的第一次巨大损失,影响深远。

当时,这影响并未全面显现,战斗频仍,今天胜明天负,只是战死了个南王罢了,没什么了不起的!

冯云山在天国的座次仅为第四,只称七千岁,牛还能吹上天不成?

大不了,就是冯云山部悲痛欲绝而已,对天国天军的整体影响不大。

其实不然,冯云山部均为紫金山区碳工老战士,不论男女老少,都是天军最早的核心力量。

这次损失惨重,家属、伤员丧失大半,已经超过了原后卫秦日纲部。

这两部损失加起来,出永安以来,天军家属被俘已经超过2000人,总的损失达5000人。

冯云山在这些老战士心中,地位特殊,是天国真正的奠基人,有学问,有追求,平易近人,受人爱戴。

不像杨萧二王,大字不识一箩,动辄天父如何,天兄怎样,令人生畏。

冯先生是实际的天国国父、天军教父,天历的理定者、天军的编组者、职官制度的设计者。

是天国天军领导层中,唯一的知识分子。

天国自东乡建政后,唯一地位下降的领导人就是这冯云山。

本来他是一号教主,洪天王来了后成了二号,杨萧二人上来后,又由二号掉到了四号,并终止于该位升天了。

后世的作品中,这冯云山温柔敦厚,讷于言而敏于行,一派和事佬的德行。

传教时代就第一个被捕,幸得会众科炭相救,如非平南县令发展其为战略合作伙伴,按律早就处斩了。

永安建国后,他的遭遇也最多——

差点被胡以旸副手暗杀成功,胳膊受伤;

过境全州,膀子被炸飞;

在蓑衣渡,更是被湘军炮火直接轰死!

看到了吧?冯云山自己并没有说什么,大家说的可就太多了!

是故事,是传说,还是史实,不管是什么,对他本人都已结束!

留下的历史悬念却不少——

1、到底他有没有军事指挥才能?

从他对天国天军的建树来看,是有军事才华的,天分到底有多高?因为受排挤,没有实际指挥过战役,而在蓑衣渡,他已是重伤四天半死之人了。

没有实例证明他的作战指挥才能,但要说他没有军事指挥才能是不可能的事情,至少天军的编制实际保证了对阵的优势,是他的杰出贡献。

妆成每被秋娘妒,不被人嫉是庸才。

他的内部竞争对手杨秀清,已被确认为历史军事家,固然有大量的史实战例证明其才华超群,但从他内部排挤冯云山的事实来看——

冯云山的军事才能,包括作战指挥,应不在他之下!

但是,杨秀清为人却不具备冯云山的品质,即便冯受排挤也没有非分之行,任劳任怨,真诚团结,做到了一致对敌。

照说,杨秀清是冯云山的弟子辈,在冯先生眼里,所有的拜教会员、天军战士何尝又不是他的弟子。

杨秀清即便位居冯云山之上,对冯先生似不该如此加以排斥。

冯云山的一生到此为止,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自己的才能、品质,也是天国的国宝。

杨秀清却有足够的阅历和材料,证明自己的才能和品质,他并没有把天国天军带向胜利的彼岸天堂。

这不禁让后人、读者产生联想,假如冯云山没有牺牲这么早,会不会有补于天国的将来?

如果是冯云山任总军师,是不是可以把天国带向最终的胜利?

2、冯云山能不能化解后来的天京事变?

我们假设冯杨的军事才能是一样的,到了后来的天京事变,冯先生能不能有效化解洪杨之间的矛盾?

这已是关公战秦琼的假设了,而且罗玺纲大师已经得出了答案——不能,也无法制衡,但至少可以让杨秀清不至于目中无人,肆无忌惮到狂妄自大的地步。

但是,个人不能完全同意罗玺纲大师的这一论断,因为人性的弱点,即便南王没有牺牲,也不在杨秀清的眼里了——

胜利让人骄傲,权力使人自嗨,杨秀清会认为,冯云山在自己面前已是败落之人,不再是他自大的障碍。

所以,冯先生即便才华盖世,也不能让杨秀清最终冷静下来。

而事理逻辑上,不待天京事变的发生,杨秀清就会在到达天京之后不久,把冯云山派去统帅北伐军。

因为,北伐军正是冯云山的原班人马——没娘疼的孩子。

这么说吧,假如冯云山没有牺牲,至少可以在天京事变杨秀清被去除之后,天王洪秀全不至于没有军事家可用。

冯云山的死,仿佛蕴含着天国的宿命。

不过,这些都是假设,历史没有假设。

早已说过,错误的东西一定会结果,真正的损失也一样!

3、冯云山之子的传奇

前面交代广东洪冯家属时候,已经说了一部分冯云山家属在广东的作为和遭遇——母亲胡氏、妻子练氏、长子癸方、次子癸茂、弟戊科,在金田起义后相继被捕,监禁在花县监狱里。到此,冯云山本人已经牺牲,无法归案了。

五年后的1856年,广州知府奉命按律拟办,向上级请示:“获案五年,正犯弋获无期,可否将本案先行具奏,声明监候待质,抑冯云山罪恶綦重,即将该家属等饬县权宜办理,毋庸具奏之处,伏候训示只遵。”

广州知府向上请示其家属的结案处理法,因为没有发现下文而没有下落。

对此,个人只能猜想,悉数被诛或男诛女奴,因为这是造反罪的惯例!

无人敢袒护他们,因为此时的天军已经不再局限广西,而是驰骋湖广,成了全国的公害,与大清形成了新的南北朝。

就是逐级请示到咸大爷处,冯云山的家属也没有赦免的理由。

只有到了当代,革命无罪、造反有理之后,造反才成为特定的褒义词,可以公开大声说了,没人追究,这就是时代的进步。

冯云山家属中,出逃的幼子冯癸华,有个传奇故事——

起义当时1851年,冯癸华大概只有几岁,由堂伯冯亚树带出逃亡,至1852壬子二年六月,跟随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到了上海,同行的大概还有洪仁玕,想投奔天京,但无法成行。

堂伯冯亚树精神分裂,返回香港病故。

后来,小刀会上海起义,迎奉冯癸华入城为王爷,骑着价值500银元的骏马巡游上海街市,全城兴高彩烈,争相目睹。

小刀会想以此结盟天国,得到天军的增援,因为天军自身兵力不足,最终未能成功。

到小刀会战败撤出上海,冯癸华王爷不幸被俘牺牲,但清军并不知道他的底细。

另有一说,小刀会的次领陈阿林,突围时专门保护他,企图打到天国镇江去,但突到外围时陷入战乱,从此失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