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凤祥、李开芳二人的不同,前面已经说过一些,林凤祥正,李开芳黠,合在一起还能互补,分开就各行其是了。
但也只是说说而已,现在可是行动的时候,林凤祥部已经覆灭三个月了,且看李开芳又能如何?
5月26日,在冯官屯东村的李开芳,正束手无策,无计可施中,突然接到僧王爷招降信后,竟然喜出望外,认为可以将计就计,趁机突围出去。
既不大义凛然,一口回绝,剁了来使,就像苏州曾立昌一样;
也不接受投降,放下武器走出孤岛,做自己的天军第一降将,开创大好前程;
而是礼遇俩信使,嘱咐空坐一会,稍安勿躁,自己立即召集心腹黄近文、黄懿端二人合计,决定趁机诈降。
三人嘀咕一阵,定计如下——
1由黄近文率一半人马,表面接受投诚归顺,先过河出去,准备策应,接应;
2余部含李开芳在内,其后发起强攻;
3两岸天军,里应外合,合力冲出去。
这套路,看着就像演戏:
只有一部分天军赞成归顺,并擅自出降,另外一部并不赞同,并坚决反对,只是中途发现有人出降,才追杀他们过湖。
计定好后,李开芳也亲自回书一封,让俩来使带了回去。
可见,李开芳并不是个大是大非的人,而是个扭计之徒,与僧王爷一路货色,只是水平有高低之别。
当然兵不厌诈,双方这些计谋都是可以的,军事没有道德绑架一说。
战至此时,清军都主动停战了,天军还有什么挣扎的活路?
在接洽投降一事上——
僧格林沁不是要招降李开芳,而是怕他死掉,要活捉他;
李开芳也不是要真投降,而是要借机里应外合出围;
都不是书面的意思,锦绣文章,邪恶用意,彼此的目的都非常明确。
僧王爷的亲笔信,说得动听的,有如下三点——
1、自己十分爱才惜才,求贤若渴;
2、李开芳会特异功能,是才中之才,贤中之贤;
3、限三日之内,投诚免罪。
李开芳承认自己已经战败,感恩王爷给以反正立功机会,自当效犬马之劳,以死相报。今请求,也有三点:
1、投诚时间,定在后天;
2、后天请在两岸拉上绳索,让东村难民和我兄弟先扶绳出去一批;
3、之后收绳,再派几只船过来,接我等弟兄,出去吃饭。
限三天就拖到第三天,说明就不是投降态度。第三天是公元5月28日,即天历四月二十一日,清历同月十三日。
至于两封亲笔信中的破绽,就无须多说什么了,僧王爷在营后两翼都埋伏了骑兵,防其逃脱,营内外各置步卒重兵,准备接受降兵。
池内的几只小船,都坐着清兵水鸭子,有两任务——
1、在两岸架绳索,供降兵扶绳出来;
2、待降兵接受完毕时,再接李开芳出来,每次每船只接数人,以保持与对方上船人数的比例为,2:1。
这种接降安排,也是将计就计的就地分解动作。
到了第三天28日上午,清军小船先完成任务1,在南营的浅水处,架设了两岸绳索一条。
天军先锋黄近文,带领将士140多人,混入东村难民中,共计300多人下水扶绳出去。
扶绳蹚水上岸后,还得翻过围堤,再过外壕,步行200米才进到清军南营。
这一路上,除了清军引导人员外,并无清军部队,但是进了南营后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,全是清军!
大门后,有三道手续——
一、兵民分离,报名登记,各自造册;
二、缴械,登记后十几步外放下武器;
三、看守,放下武器后再走三十步,站住,由清兵5:1抓走。
黄近文先头140多人,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完了!
当晚,全部被悄悄杀戮在营外壕边,一个不留也不审。
具体过程,当然不是完全如此,而是东村李开芳看到他们进入清营后,即按里应外合计划开炮发起了后续进攻——
剩余100多天军,也扶绳冲杀过来!
清军小船赶紧砍断绳索,天军依然向前蹚水冲锋,但是黄近文部140多人已被清军控制,毫无响动接应。
李开芳只好收兵回村,里应外合出围计划就此失败。
清军即刻反击,向屯内发炮攻击,步卒冲锋,蹚水登岸,天军回炮抵抗,涉水击砍,清军上万人,只击毙了数名天军、擒获10名俘虏,无奈撤退。
清军没能直捣李开芳东村巢穴,僧王爷不计死活都要的想法,也没能实现。
里应外合的诈降计划失败,天军白白牺牲了一半干将。
李开芳非常郁闷,他并不知道出去的黄近文们已经死了,还依然不理解对岸为啥没动静,一个劲的骂黄近文,都能让他和手下的一百多号人全部起死复生了!
一计未成,又生一计,这就是李开芳,他手下只剩下百来号人了,可以说非常绝望了,但就是非常绝望,依然要用计争胜。
过了三天,6月1日,天历四月二十五,清历十七日一早,大风骤起,飞沙扬尘,瞬息不辨南北。
他又写了一封诈降信给僧王爷写了一封信,派人送给了湖上的清军船。
僧格林沁答复:你先缴械,再上船过来投降,李开芳个人于是解除武装,穿上自己的金黄朝服,穿了一双崭新的红鞋子,头戴丞相黄帽,头顶一把大红伞。
俩卫兵也解除武装,穿红着绿,涂脂抹粉,专门打伞、打扇,以示威仪。
其他一百多将士则全副武装出村,前呼后拥到湖边,上船伪装缴械。
但在分乘小船时候,七条小船一次装不下,便拆分成三批——
第一批,前面卫队,清军按2:1装船运出去;
第二批,李开芳、仆从、近卫队,仍按2:1装船运出去;
第三批,后面卫队,清军也是按2:1装船运出去。
到了对岸,下船就缴械,天军将士在船上就已被严密监视,下船就只有兑现缴械,束手就擒了!
三批人马约100人,就这样放下了武器,实际已是放下武器,投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