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0411章 引水工程

清军无法再进,攻克东村,僧格林沁也没办法,他不是那种打死仗的人,发现仅有大炮是不够的,也解决不了地下问题——

自己正陷入胜保的攻而不取困境,如再继续围攻下去,可能也会旷日持久,不能自拔。

这正是僧王爷的忌惮,胜保的霉头。

对仗到相持不下,双方都改变了,天军防守尚有效可以缓变,清军进攻无果得急变新招。

一招不灵,再换一招,僧王爷见天军又钻到地下去了,便想起在连镇时的开壕放水策略——要用水把天军从地下灌出来。

但是,这冯官屯地势颇高,离运河也有几十里,一时还抓不了手,想立竿见影,不可能。

用骑兵,用大炮,用河水,这些都是僧王爷的成功经验,可惜冯官屯地势不对用不上运河水。

僧格林沁,除此水法外也已经没辙了,因为是自己的连镇成功经验,苦思纠结一番后还是决心再来一次——用水灌对方!

这得马上想法提水上来才是!

天军的土工作业给了他很大启示,开渠引水总好过这么瞎级别整天乱冲!

与其干瞪眼着急,不如给自己一个新的希望所在,事不宜迟,抓紧时间,干了再说。

时间,才是可以争取的盟友。

3月底,僧王爷辗转筹谋,引水浇灌冯官屯的心思变成了行动。

他的引水浇灌法,第一步就是找民间高手,探讨引水法的可行性。

高手民间一大把,只要有银子,马上就可到大帐吃饭的呀,这方案的遴选过程就按下不提了。

直接说,僧王爷定下的引水浇灌方案,主要内容如下——

一、引渠部分

1。源头开在百里外的东昌县三孔桥,而不是冯官屯所在的茌平县运河岸,终点在冯官屯石桥,利用直通运河的旧汉河部分河道过水,总长约为123里;

2。源头水位提高法:源头为什么开那么远?是因为源头已有部分水车在引水浇地,可以借力,可以少造很多新水车,此外还可用人力逐级戽水、抽水到达引渠口;

3。引渠规格:在没有旧河道的地段开掘引水渠,引水渠上宽5~6米,下宽2。5米,深约2米。

二、蓄水部分

4。围绕冯官屯东村,立即修筑大堤,高度通通超过东村最高处,水灌入后即可淹没整个村子,天军在地下就更不在话下了;

5。在围堤外侧挖掘深广外壕,取土正好用于筑堤,一举两得,一壕两用,防止天军从内挖塌围堤脱出;

6。在外壕边沿,每隔150米扎一了望塔,用以监视堤内水情、敌情变化,也用来反击天军的任何捣乱行动。

三、人力部分

7。清军步骑三四万兵勇,轮流参加当面的东村筑堤、掘壕行动,每天保留足够的力量,反击天军的出动,随时保卫工程的安全;

8。源头抽水、长达123里引水渠的挖掘和疏通,全部招募当地民工进行;

9。所需银两、伙食,均有东昌、茌平两县衙门按人拨给。

据事后统计,仅第8第9两项,民工就达2000人,用时近一个月25天,两县共用去5。2万贯制钱。

在下算术实在不堪,如果您喜算,可以从这一连串的真实数据中,求得n多个饶有兴味的答案。

至4月19日,天历三月十三,清历同月初四,清军引河工程竣工——东村蓄水池亦告完工,运河水开始流入围堤内。

只要清军有足够的耐心,这些水车加人工抽提上来的运河水,在自流123里后,总会有一天灌进天军的地壕,灌满天军的藏身之地,淹没整个东村。

僧格林沁连镇故技重演,北伐军的战斗,开始更加艰难悲壮。

在清军开渠围堤期间,天军一面坚守阵地,一面继续伺机突围。

渠成前五天,4月14日夜,天三月初八,清二月二十八,先反向佯作突围,与清军略一接触,即诈败退回。

天军不动声色,潜行出壕,向屯西清军发起猛烈进攻,试探突围。

由于清军枪炮密集,天军被迫退回东村内。

次日15夜,又沿早已挖好的地道向西炮台出击,清军自以为防守严密,天军不会再从该方向突围,不加警备。

没料到,全军280余人直冲炮台,突如其来。

炮台清军顿时溃乱。守将格洪额见势不妙,带队先奔。

天军扑上炮台,活捉了以前投降清军、已升任都司的叛徒毛勇石,随后即手起刀落,将其处死。

已攻占西炮台的天军,迅速将拉不走的大炮眼封死,致其不能用,接着又轰塌炮台前围堤。

从缺口向外冲时才发现还有外壕,无法越过,遂紧急向内填土。

僧格林沁闻讯后,亲自率骑兵从南炮台后增援,并下令开炮拦截正填土出围的天军。

天军将士一鼓作气,冲锋向前,与敌骑厮杀,斩僧格林沁亲兵、三等侍卫巴萨拉;

僧格林沁坐骑前胸被抬枪打穿,落地瞬间差点命丧黄泉;

幸为身后戈石哈救起,已是面无人色,只好赶紧撤退。

骑兵撤退后,清军两头炮台集中轰击出堤天军,多人死伤,被迫丢下携带的沉重木梯等器械,退回村内。

这一战,清军兵勇被杀30余名,伤者甚多,僧格林沁更是万幸。

因此次疏忽,僧格林沁自请处分,大爷不好意思说什么,便交部议处。

部议记过,算是给了个警告处分。

常言,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,此后僧格林沁更是一心盼着水攻见效,但是水流还有个不短的过程。

于是,加派兵勇3000人至东昌七孔桥源头提水,昼夜不停的车挽手推,手脚并用戽水,使之灌注不息。

由于天军所占东村,地势较高,僧王爷又督兵勇继续加高加厚围堤,静待水面汪洋恣肆。

说来也怪,两头刚加人加班一天,老天就下雨了,而且连日大雨,水势大涨,渐渐淹至天军所据东村。

水势已雄,天军潜伏之处,普遍水深两三尺,谷麦虽尚充足,但半被水浸,且无法推碾,看在眼里,吃不到嘴里。

形势严峻,天军逐渐现出地表,移向高处躲避水浸。

只是清军大炮雨天也无法发射,否则冯官屯战斗即告终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