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0212章 嫩笋高过竹

咸丰新大爷17周岁登基,这个年龄段,咱现代心理学上叫危险期,西方实证哲学不带这么叫的,叫形而上学期,刚脱离少年的神话离奇世界,又远离着高手们的成功经验泥坑。

形而上学,不好理解,不是看着要去上学的样子,而是追求外观像自己内心追求的样子,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要自主直立,至少在别人眼里是如此,所以很危险。

咸丰新大爷从年龄上看是危险,但从地位上看,还有什么危险?谁敢惹大爷不高兴?

所以从人情世故上,没有什么危险可言,其他方面就不好说了,比如——

咱们对鸦片战争中的那些个败类,骂了那么多年、这么多代,喷起来个个都咬牙切齿的样子,其实咱们喷得再猛,再古灵精怪,也是赶不上这咸丰新大爷的!

对他们的挞伐抨击,还有表达自己的愤怒方面,大是大非上,咸丰帝爱新觉罗·奕詝新大爷,堪称咱们的偶像大v,不知道您自己心里明不明白?

咸丰帝何以能超越时代,跑到咱们的前头,成为咱们的偶像呢?

这要先说说他的师傅杜受田老先生,是正儿巴经的太师太傅,不是赐的、封的、谥的,是实实在在的咸丰帝业师。

杜受田,山东滨州人,今属滨州市滨城区,成为帝师时已经63岁,他又是弟子咸丰帝的偶像,精神支柱。

杜先生出身官宦世家,1787年生,1823年中进士二甲头名传胪,入翰林院,散馆后授编修,外派过考官、国史馆提调。1833年,迁詹事府正六品中允,派差为山西省学政,只讲学不问政,任期三年。

1835年突接谕旨,回京供职,翌年2月,旨命“入值上书房”,在上书房整整14年时间。

咸丰帝就是他教大的,其国学功夫如何,就不必在下介绍了。

前面说咸丰大哥、23岁的皇太子奕纬对业师危言耸听,竟被冕大爷一脚踢死,不知您看出了什么内涵没有?

天地君亲师,不仅是知识,还是基本行为准则,冒犯即可送命,而且据茅前辈考据,上书房中,汉太师的地位远高于旗太师,居于正宗核心。

时下,道德文章泛滥,都在抢占道德制高点,不惜将论敌一棒抡死,当然是道德的大棒,但在下不得不说,和这杜太师都没得比,就是与其弟子奕詝大爷比,也不知要被甩出多少条街去,实在是下下三烂得可以。

咱们不过是顺着歌颂下林大人的历史功勋,骂骂琦善、耆英的卖国行为而已,这咸丰帝可是把已经没落到没底气的力战派大小人物都翻了过来,全部平反重用。

如何?值不值得咱后人鼓掌?是不是咱的道德楷模、光辉榜样?

也许您还有些犹豫,在下可是要高歌他的!

先说林则徐大人在老家福州养病,收到新帝谕旨调去广西,没想到,反而是林大人一再借故拖延。据专家考证,林大人确实是借口有病,以躲避使命。

正所谓,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

对鸦片战争中的力和派主谋、唯一幸免处罚的原浙江巡抚、时任闽浙总督的刘韵珂大人,咸丰帝也借故将其休致,其实,刘总督对洋人入城这事,是能抵制的都尽量抵制了——

沿海五口通商,洋人入城最不顺的就是广州和福州,厦门、宁波还居其次,上海——丫一小县城松江,是最顺利的,就只差差人去请了。

对鸦片战争后期敲掉力战派最后两人——台湾道台姚莹、总兵达洪阿的耆英大人,咸丰帝下令彻查,让其老师杜受田亲自审问,直接执掌刑部。

不管是谁,资历多牛逼,都真的一查到底,作为后世的读者,服,还是不服?口服还是心服?反正在下是全都服了——

咱们许多后人,至今还佩服鸦片战争时期的旗人军机大臣穆彰阿大人,担任军机22年、首席13年,上下通融,左右和谐,在下已经说过了,这得感谢英军当时去了牛鉴的江宁南京,没有去他领衔督战的天津卫。

到了新大爷这儿,穆大人也未能幸免,被一撸到底,永不叙用!

罪名就是妨害咸丰帝重新启用林大人,新大爷叫他下达对林大人的新任命,他竟然回禀说:林大人身体差、有病,意思是还不如用其他人。

穆林二位大人的个人关系,只能说是上下性质的,连竞争性都没有,更不是敌对的,从根本上来说,穆军机谈不上力和派,要不是顺着冕大爷撤这个、办那个,实在与力和派也扯不上关系。

整个战争期间,他一直都在天津卫严防死守,即便想和都找不到对手,怎么会是力和派呢?

但是,穆老军机这年六十八岁,可能有些老糊涂了,对林大人的这句评语,无疑浇了新大爷一头冷水,为自己招来了无妄之灾,晚节不保——

因为林大人是咸丰帝心目中的第一英雄、第一能臣,与咱后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完全一样的,说林大人不能用,什么意思?!

假如穆老军机也对您这么说了一句,您会怎么办?

您会像新大爷一样把他一撸到底么?恐怕还做不到吧?

所以,咸丰新大爷是咱后人的偶像、榜样,对那些诋毁民族英雄的人要还以颜色。

1850年12月1日,道光三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早,咸丰新大爷上台8个月之后,破例第一次未向养母博尔济锦氏请安,办公第一件事,就是签发了朱谕《罪穆彰阿、耆英诏》。

终于,一生慎重、四平八稳,信奉多干事、少说话的穆彰阿老大人倒了!

力和派主将——耆大人,也被一齐拿下。

穆大人罪无可逭,到六年后去世也未被平反,享年74岁。

但历史巧合的是,直接令穆大人倒台的林大人,在穆大人倒台前九天离世,几乎是同时。

1850年11月22日,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,林大人倒在了去广西的路上——广东潮州普宁,享年66岁。

当然,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,咸丰新大爷事后才收到林大人噩耗,尽可能的追加优抚。

穆大人其实说得一点也没错:林大人就是身体差,的确有病。

新大爷尽管发现了穆大人说的林大人身体差是事实,也仍然坚持穆大人有罪,不予开复,原来咸丰帝只是借机发挥,本来就要扳倒穆大人的!

因为穆大人数十年把持军机处,结党营私,一手遮天,敢对新大爷重用林大人说三道四本身就是证明,哪怕说的确实不假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,是也——

穆大人是冕大爷最信赖的心腹,当初收到刘韵珂十可虑折、决心转采羁縻策略时,冕大爷唯一咨询过的大臣,就是身在天津卫前哨坐镇的穆大人,还特意交代他对任何人都要保守秘密,不得泄露给巡抚提督人等。

等于说,羁縻英军策略是刘韵珂和冕大爷、穆大人三人共同决定的。

耆英将军,只是这一秘密使命的执行者,而且由于与奕经将军不伦,中途被撤销过两次。

这次,两人一齐被拿掉,刘韵珂也被借故休致,可见咸丰新大爷是打在了力和派的七寸上,粉碎了他们对力战派的妄加污蔑!

前面说了,冕大爷选定咸丰新大爷是在距驾崩还有三四年的时间、神智还相当清晰的时候、一次也没有修改过。

冕大爷实指望自己的人格魅力,为性格沉郁的四子奕詝做了榜样,厚德爱人,表率天下,尊养母为太后,结果没料到自己的接班人会这样——

既不要心腹老臣,也不再向养母请安,还能指望继承父皇遗志么?

前面也说了,咸丰新大爷如此特立独行,是与其业师杜受田有直接关系的——

杜太师太傅,一手教大了新皇,万世师表实不为过,作为国教世子,对力和派有不同看法,已经灌输给了得意弟子,自己也亲自上阵审问他们,夙愿终得一申!

但是,杜太师太傅,还有其天子门生,对过往已经终结七年的鸦片战争并不了解,对战场过招的具体情况,也是一抹黢黑。

仅仅凭着战争的结果——江宁条约,申论是非曲直,未免不尊重军事科学,其实也是不尊重历史规律。

当然,这俩论理师徒放翻这俩当事大臣,也并非只是红嘴白牙、空口白话,是与当时国人反对洋人入住口岸城市的火热形势密切相关的。

因为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领事和商人的入住权,英汉文本还不一样,所以迅速激起了口岸国人的反对。

反对情形在上卷做注和复制条约时就已显端倪,而且相当剧烈,以广东为最,一是广州二是澳门,反抗都非常凶猛。

十三行再次过火被焚,而且走向了没落,那时尚在世的伊里布大人前来做注,就以自首赔银作罢。

澳门更是直接刺死了葡督、独臂将军亚玛留,新任两广总督徐广缙设计捕杀为首者沈志亮才平息事变。

福建福州、厦门反入城的情况与广东比起来,简直就是和风细雨了,虽然是林大人亲自担任的反入城高参。

所以,闽浙总督刘韵珂并非处置失当,而是另有原因被退休的。

泛泛而论,粤闽两省都是国内最开放的地方,理由论据各自若干,深究起来却未必如此,不可一概而论。

不过,这都是旧闻了,新的情况比这复杂得多,新两广总督徐广缙大人,是鸦片战争之后广东反入城斗争中涌现出来的、继林大人之后的新一代民族英雄。

下面就是他的英雄事迹,不用说,这极大的鼓舞了英雄崇拜的新大爷咸丰帝俩师徒,也成为放翻穆耆俩力和老臣的有力证明,新的事实依据——

广东反洋人入城最早,一直就没有断过,渐入高潮的是1849年,此时还是冕大爷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