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0246章 翼王石达开

翼王石达开,五千岁,显然不是方位王,无论天上还是地下,翼王究竟是啥意思?

就洪冯二人标榜的汉人汉字,正宗本源,是侧翼的意思,即天王洪秀全身边的王,不是长有翅膀的王,会飞的人。

在永安,天王洪秀全加封年仅20岁的石达开为翼王,是在四大方位王:东杨西萧,南冯北韦之外另加的并列王,可见对石达开的厚爱与独钟。

啰嗦半天,就是东西南北王是新旧两派平衡的结果,只有翼王是旧部的旧部,嫡系的嫡系,不能没有地位,让人寒心齿冷。

还在年初东乡整军的时候,就有与天军规模相当的天地会广马队伍来投,如果算上罗大纲水马,来归队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天军3000人本身。

彼时只道是,天军建军原则不同:男女分营、牌正牌尾,导致邱二嫂2000人转身离去,其实不尽然,连天王洪秀全最早的贵县嫡系人马也在四大支柱外,不得不另外加封他们,不论是在东乡还是在永安。

这当然是内部竞争激烈所致,但也说明天军的编制存在巨大的缺陷,容量不大,容不下四大方位之外的力量,难以接受编成,后来的人不论规模有多大,难免有后娘的感觉。

就是洪秀全的贵县嫡系人马,也没有大妈的优越感,要不是洪秀全格外加封,地位还不如后娘队伍。

至少来归的罗大纲、苏三娘,无条件追随了天国天军,罗大纲已身先士卒,拿下的永安县城小天堂,苏三娘后来更是天军女营主帅。

这两人都是天国历史上的一面旗,但因不是拜上帝会员,终生都没有封号。

还亏得,广东高州信宜先凌十八,亲率3000会众还在来广西的路上沿途拼杀,攻打玉林城不下又回去了,即便会师成功,亦不知道天国天军给他排在哪儿?

会不会受得了内部的委屈,凌十八兄弟是胡以晃发展的,看胡以晃的排列就知道凌十八的地位了。

胡以晃在哪儿呢?不知道。

这种方位支柱式军事编制,虽强化了核心编成队伍的战斗力,但对急需要人的起义队伍,不是什么好事,看天国时期遍地并起的英雄队伍,只是联合不是吸纳,原因就在于天国天军自身的这种编制缺陷,后来的有地无位,只打仗,不升级。

天军编制,始出于南王冯云山之手,后来竟然一直没有改进,也是致命错误。世人只道其优势,没说其缺陷,也是先天不足的表现,此事详后。

扯远了,翼王石达开,为编内最后一王,并列第五王,职责就是管管天王洪秀全的身边安全事务,相当于荣誉第一王、荣誉第一军。

其实不然,从东乡起,石达开真正的位置,被固定在后军的后卫。官村大捷,就是向荣在登山时候,无意中踩中了石达开的头才打起来的,其他部队都已回头钻隙了!

石达开,广西贵县今贵港人,父名昌辉、母周氏,生于1831年3月,道光十一年二月中旬,家境富裕,惟父母早逝,读书未成,自耕为生。

1847年,石达开16岁,洪秀全第二次到广西,贵县赐谷村表哥黄盛均家,继续三年前中断的传教活动。

这次与上次1844年不同,洪秀全有备而来,带着自己的不少作品,都是短小明快的诗歌,朗朗上口,传扬上帝。

客籍人虽穷,但崇尚文化,效果不错,至少比三年前两人空口白话、又特能吃强得多。

冯云山已在桂平紫荆山立足,听说天王又到了贵县,便去与他会合,彼此再见,相谈甚欢,决定东西对进,勾连成片。

一天,两人听说了少年孤儿石达开,绰号石敢当,有雄才大略,便一起去访贫问苦,摆谈摆谈。

石达开家境还行,比表哥黄盛均家强多了,只是年少话多,有啥说啥,给二人印象良好,尤为突出的是,石达开识字,把洪秀全的三大代表作,一字不落的念了出来,忒溜。

冯洪二人不禁惊讶,这石达开少年天才,可惜没了父母,于是引为忘年兄弟,在贵县上千会众中,16岁的石达开都是佼佼者,可以干大事的人。

当时,贵县土客籍械斗越演越烈,表哥黄盛均的意思,让洪天王拉杆子大干,一举搞定对方,没想洪冯天地二王都不同意。

“不是我不帮你们,明知道他们背后有势力,还硬碰就逼死自己了。”

“表哥,小不忍则乱大谋,”冯云山帮腔道,“先忍忍再说。”

“忍忍忍,”表哥黄盛均不满意,“忍到哪天才是个头哟!”

这次分歧后,冯云山便有意带洪秀全去自己的地盘紫荆山,临行又带石达开随行护送。

这是石达开第一次跟随冯洪远行,到金田后下榻韦昌辉家。

天书《天兄下凡》说,这次在韦昌辉家下凡,七人结拜为兄弟,排定的座次,石达开为天父第七子。

其实,这个时候,杨萧二人还没有这个下凡神力,为天地人王排座次,如果真是下凡排定的,起码还在两三年之后,冯洪被难了才有的事。

所以,天书不是常人逻辑,把杨萧二人的神力大大提前了!

总之,石达开是冯洪着意培养的对象,第三次洪秀全入桂已是三年后1850年6月,离金田起义已经很近了,只是路过贵县赐谷村,如果石达开是这次才发展的会员,是不可能委以重任的。

而这次才符合《天兄下凡》说的,天兄在金田村韦昌辉家下凡,给七人排座次的条件。

也就是说,洪秀全、冯云山、杨秀清、杨宣娇、萧朝贵、石达开,分别为天父次子、三子、四子、五女、六婿、七子,是很晚的事。

而石达开单独跟随洪冯活动,是三年前1847年的事,老资格了,19岁。

太平天军起义的具体时间,学界尚有争论,无非作为起点的事件不同,金田团方期间,19岁的石达开率贵县会众2000人,抵达金田。

在金田团方的各县会众中,2000人,规模只排第六位,而最后团方成功的是象县会众两三千人,是在天军转战途到象县中平才接应上的,但同时也失去了正在南面玉林的广东凌十八部3000人。

那时,清军的拦阻,道路漫长、通讯不灵,造成了天军各部没能按时会齐。

本来,贵县的力量不止2000,因为没有隐忍,单独行动,被土籍打败,许多前来团方的客籍人,并不是拜上帝会员。

可见,洪秀全前后两次发展的贵县会众,没有统一行动,损失较大,责任在表哥黄盛均身上,不在石达开身上。

表哥黄盛均,在1844年洪冯离开贵县之后,显出了自立山头的倾向,杨萧天父天兄都曾来贵县下凡降旨,要统一号令和忍让,但没有达到目的,因此对贵县会众十分不满。

表面看,他们只认可洪冯,不认可杨萧,其实真正认可洪冯的话,也应该认可杨萧,因为洪冯已经认可了杨萧,服从杨萧的命令。

单看这问题,好像表哥黄盛均也有道理,抓住跟土籍械斗机会拉杆子,也可壮大队伍,不是非得要洪秀全才可以的。

多看一些,湘南广西遍地的天地会三合会众起义,正是各自山堂分头行动,没有拧成一股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,被清军各个击破的,可以说杨萧从天地会起义身上看出了名堂,在军事上采取团方、练兵策略,都是必要的、正确的。

不仅仅是为着个人的地位,也是为了整个拜上帝会的前程,不至于像天地会一样脆弱。

在没有洪冯杨萧支持的情况下,贵县会众就是不应该独立行动。

后世在起义上,诞生了一条是人皆知的头条纪律:一切行动听指挥,在军事上的意思不是嘴炮们能撼动的、修正的。

更不是巧言令色们能口吐莲花,辩得出正果的。

在金田第一次编组天军时,拉杆子的规模大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,石达开就成了贵县会众的代表,而不是表哥黄盛均。

跟着黄盛均团方的只有数百人,含在贵县2000会众中,成了石达开的部下。

这种局面,是新派杨萧二人乐意接受的,假如贵县会众没有损失,由黄盛均带来,可能内斗更甚,杨萧二人得让出一位来。

表哥黄盛均由此一蹶不振,弟子石达开从此冉冉升起。

到东乡整军时,石达开不负众望,保住了第六位置,被委任为左军主将,虽然不是军师、副军师,完全没有指挥权,左军本部还得服从他的安排。

由此可见,天军的指挥权,完全在杨秀清中军、萧朝贵前军手里;

先导副军师、后军主将冯云山,后护副军师、右军主将韦昌辉,都只有本部指挥权,无整军指挥权;

左军主将石达开,连本部指挥权都没有,得完全听令杨萧二人。

到官村大捷,石达开战场上脱颖而出,一举打败向荣,合力把他撵到了平南县城中龟缩起来。官村大捷证明,石达开有战场指挥能力,还可圈可点,当然离不开老天爷帮忙下雨。

但是,在杨萧二人眼里,官村大捷是个意外收获,是石达开暴露了位置所致。

之后分兵南北两路,石达开在北路走藤县陆上,继续为前军萧朝贵、右军韦昌辉两部断后,真正的前锋是罗大纲,属左军石达开。

进攻永安城,罗大纲攻南门,萧朝贵攻东门,石达开位置依然断后,在两门之间。

太平天国辛开元年秋,十月二十五日,石达开晋升翼王,成为并列于杨萧冯韦四大天王的第五天王,年方20岁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