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父母犯了罪, 一切都完了

2015年1月,我所在的省内发生一起性质恶劣的系列电信诈骗案。

湖北仙桃籍主犯王某伙同多人冒充公检法部门人员,使用改号软件拨打受害人的电话,以“快递包裹藏毒”“信用卡被冒用”“企业账户被封”等借口,欺骗受害者将所有资产打入他们提供的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内,前后共诈骗受害人、受害单位人民币900余万元。

2015年4月,王某及其同伙先后被抓获归案。为了将省内培植此类案件的土壤彻底清除,省厅要求各办案单位对这起电信诈骗案进行深挖。

次月,我所在的公安局抽调了五名民警组成专班,在省厅技侦、网安等部门的配合下,对向电信诈骗团伙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抓捕。

(1)

5月8日中午,我与同事们进入位于武汉光谷附近的一栋高层住宅中。有情报显示,该栋22楼的一个单位内,盘踞着一个专门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团伙。

在社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配合下,我们敲开了目标单位的房门,出乎意料的是,现场并未出现想象中整齐排列的计算机和惊慌失措的人群。房间里,一个三口之家出现在我们面前。

整洁的客厅,温馨的居室,正在准备午餐的男女主人,还有坐在沙发上抱着宠物看电视的女孩。

有那么一瞬间,我们几乎要质疑自己的情报产生了偏差。

面对一家三口的错愕,有同事甚至还劝慰他们:“先别紧张,我们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。”带队领导急忙联系技侦和网安部门,对方表示情报完全准确。

接下来的调查也证实了技侦和网安部门的说法,我们在男主人张超的电脑硬盘里找到了80gb的公民个人信息,又在书房的柜子里找到了三个移动硬盘,里面总共存储的公民个人信息总数高达2tb。

这些信息以excel表格的形式保存,里面详细地记录着一个个陌生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码、银行账号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、车辆牌号、工商注册信息等内容。

登录张超的qq号码,赫然看到多个转卖公民个人信息的qq群,还有频繁的交易记录。

此外,大量银行“黑卡”(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冒用他人姓名登记办理的银行卡)、记录有交易金额的笔记本、银行转账记录单等物品也被一一起获,面对这些证据,夫妇俩站在一旁一言不发。

随后,技术部门在张超的qq上找到了他与诈骗团伙的交易记录,又从附近银行的at的摄像头中截取了妻子存取相关款项的视频记录。

一切都已水落石出,我们需要将张超夫妇带回办案场所进行讯问。

临走之前,按照程序,我们还需要对张超夫妇做一份现场笔录。面对民警的询问,夫妻二人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妻子多次小声地询问民警:“能不能少罚点款算了。”

“你不知道自己这事儿有多大?”同事抬头看着张超的妻子。

“嗨,能有多大?不就是些姓名、电话啥的,又不是什么国家机密,你看你们兴师动众的……再说这些东西我们也是从别处买来的,没赚多少钱……”

“你账上有记录的就有四五万,你觉得多少是多?”

张超妻子一时哑口无言。

(2)

我们进屋时,张超夫妇的女儿张晓颖正在看电视。张晓颖20岁出头,脸上带着学生气。

张超一开始就说,女儿还在读大学,平时一直住校,对于他们夫妻做的事情并不知情,希望我们能够照顾孩子的情绪,让她回避。

做父母的谁都不想在孩子面前现这个眼,我们也理解,便简单和张晓颖谈了几句,安排她回房间暂行回避。

我和同事们在屋外忙着采集笔录、取证、拍照、拷贝资料、拆卸电脑设备时,隐隐听到张晓颖的房间里传来哭声。正在做现场笔录的张超夫妇也停了下来,带着担忧的神情望着女儿的卧室。

带队领导担心张晓颖一个人在屋里出什么事,便朝我扬了扬下巴,示意我进屋里看看。

走进张晓颖卧室,她正伏在床上抱着被子哭泣。看到她这副样子,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,只好尴尬地坐在她书桌旁的转椅上,有一句没一句地劝她“放平心态”。

张晓颖对我说的话没有任何反应,依旧趴在床上低声啜泣着。其实我心里也明白,面对找上门来的民警、兴师动众的搜查以及前路未卜的父母,换成是谁也很难“放平心态”。

虽然带队领导没有直说,但我明白,自己此时的任务其实只是“看好”张晓颖,万一她想不开,闹出点事情,我们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。

我竭尽所能地劝说着张晓颖,几乎把自己所知道的、能够宽慰人心的语句都搜刮了个干净,但始终得不到回应。我说得口舌发干,却没有效果,只好闭上嘴巴,静静地坐在那里。

门外做笔录的对话声一直在持续,又过了好一会儿,我实在无聊便掏出手机,打算解解闷。张晓颖却突然停止哭泣,从床上坐了起来,眼睛盯着我,好像有什么话要说。

我急忙收起手机,也看着张晓颖。

张晓颖思考了一会儿,终于开口说话了,语气怯生生的,问我她爸妈这次的事情会有怎样的后果。

我就怕她问这种问题。

因为此时,我既无法给她确切的答案,也不忍心将心中预判的结果告诉她,只好模棱两可地说了句:“这个现在还不好说,得看你爸妈的配合情况,具体结果也得依照检察院和法院那边的意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