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两百一十八章:219文物案(六)

江淮市爱琴岛咖啡屋

罗锋晃晃身子,努力地笑一笑,重新调整之后,仿佛刚才谈论的不是他,而是不相关的第三人。

“我之前并不知道盛福仁,但我听说过这个名字,是我大伯告诉我的。”罗锋露出的八颗闪着瓷器光芒的牙:“不过我大伯之所以告诉我这个名字,是为了严禁我和他交往!”

张富贵越听越迷茫——似乎罗锋这家伙把他大伯的交待祸坏得不成样子了哈——不仅和盛福仁有交往,还要去祸害人家的闺女呢!

“我之所以和盛福仁交往,是因为我的老师……”罗锋的声音低沉下来。

李振岚?!罗锋的老师是李振岚!张富贵心中狂呼,几乎一瞬间,李振岚各种传奇色彩自动出现在张富贵的脑海中。

——作为教授,李振岚是一个不安分的教授,经常不呆在学校教学生,反而全国各地到处跑,甚至求上门去给人家破解疑难案件……

——作为警察,李振岚同样不安分,放着手握实权的队长、局长、厅长不干,非要著书立说,跑到公安大学去当一个无知无权的教师……

无论从哪个侧面看,李振岚都是不伦不类的,但是综合到一块,李振岚就像一颗核弹一样,充满了能量——不仅在公安大学里桃李满天下,而且全国警界中,上达部长级,下通队长级,没有不是李振岚教授影响不到的!

“李振岚教授,他……”张富贵感到喉咙有些发干。

“怎么了?”罗锋奇怪地看了张富贵一眼,一边泡着茶,一边无所谓地说:“我老师是李振岚,这怎么了?”

怎么了?你问我怎么了?张富贵瞪着眼望着罗锋。这还用问吗?

李振岚是公安部派来调查罗作峰案件的精英之一,或者说是王牌中的王牌,他也是仅有的为罗作峰说“好话”的调查者。

从其调查思路和卷宗记录看,张富贵甚至高度怀疑李振岚走的调查思路是“凶犯另有其人”——只不过,在当年已经认定罗作峰是嫌疑人的背景下,李振岚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反驳而已。

后来,罗锋考上了公安大学,正好师从超级教授李振岚!

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!

张富贵冷笑。周祥曾经告诉自己,李振岚当时已界退休,“机缘巧合”之下在名单中看到罗锋的名字,一时“心痒”,收罗锋为关门弟子。

——鬼扯,这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!

周祥还说,入学后,李振岚对罗锋关爱有加,这种关爱不仅表现在学识上倾囊相授,更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关心——李振岚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对罗锋进行监控!

——这是什么样的感情!

自打罗锋出现在江淮市,哪怕是一个辅警,也照样混得风生水起,除了傻不拉几的周云萱之外,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外力了?

为什么李毅要调查罗锋,却在调查之后始终隐忍不发?甚至再往外延伸,张富贵觉得周云萱能喜欢上罗锋,很可能都是李振岚推波助澜的结果!

这世上哪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就成功?!张富贵不满意地瞪着罗锋,暗暗发誓,如果罗锋再敢满嘴跑火车,自己掉头就走。

“李振岚,是我恩师……”罗锋看出张富贵的不快,浑不在意地笑一笑算是道歉,略微犹豫一下后,低沉着声音说:“我怀疑,李振岚认识我大伯,甚至我上大学,包括填报志愿在内,都是我大伯和他商量的结果。”

“嗯?”这个答案有些超乎张富贵的意料。

“李振岚是当年公安部派过来调查219案件少有的精英,他在调查中,可能有所发现……”罗锋苦笑:“不过,他们什么都没有过告诉我,我也确实什么都不知道……”

“我之所以知道一些事情,是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,我老师李振岚让我研究了大量的、他收集到的我父亲的案例!”罗锋的目光闪着光芒,炯炯有神:“从这些案例中,我推断出了一些事情!”

“嗯?”张富贵有些想不明白,不禁轻声问道:“案例?你父亲的?让你研究?”

罗锋咧嘴一笑,斟茶,平稳情绪道:“给你说一个案例吧。我印象比较深刻的!”

“那个年代,邮递员还是骑着绿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挨家挨户送信。一天邮递员收到一封奇怪的信,说奇怪倒不是说信有什么古怪,而是收件人比较奇怪——收件人是‘江淮市公安局长收’”罗锋谈兴很浓的样子,慢慢地絮叨起来。

“这样直接写给公安局长的信八成是上访或者告状的信,一般而言内容都非常的八卦。这样署名的信是不会直接到公安局长手中的,一般都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拆开、阅读,如果确有必要,这才呈到局长那里去。”

“邮递员深知这个规则——那个年代人们甚少娱乐——这样的八卦,邮递员自然不放过,因此邮递员将信送到传达室后,就不走了,陪着传达室的老大爷喝茶,等着办公室的人来。”

“办公室的人来了,一边和邮递员聊天,一边拆着不要紧的信,其中就包括这封信……”罗锋说书一般,说得有板有眼,还掏出了手机,调出一些档案图片作为自己话语的佐证。

“办公室的人拆开信,读到:‘郭福,你居然敢抢我的女人,抢我的女人你就得死,我告诉你,我已经等你好多天了,你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,你再不和我女人分手,我就杀了你!你等着瞧------你对象的心上人。’”罗锋对着手机上的一张照片念道。

“很明显,这是一封恐吓信。只是让人奇怪的是,本来该寄给恐吓对象的信,却莫名其妙寄给了公安局长,是信寄错了还是另有缘故?办公室的人有点拿不定主意,不知道是否该把这样蹊跷的事情报告给领导。”

“一旁本等着看笑话的邮递员,听到信的内容后,愣住了。邮递员结结巴巴地说,这郭福,他认识,已经失踪三天了,现在家里还在找呢!”

“麻烦了!难道说信中恐吓的言语已经被付诸于实践?”罗锋绘声绘色地说,仿佛这样就能摆脱前面谈话的沉重一样:“江淮市公安局不敢怠慢,迅速展开初查。”

“这个案件是我父亲带队指挥、负责的第一个案子,也正是这个案子让我默默无闻的父亲一举成名,进而奠定了我父亲在江淮市局刑侦领域大拿的地位!”罗锋的声音略微低沉起来:“这个案子是他最重要的成名作之一。”